
桃園免費景點|忠貞新村-異域故事館,深度導覽亞細亞孤兒故事
桃園忠貞新村文化園區,擁有全台唯一滇緬泰族裔特色聚落,而其中的異域故事館,則是以國共內戰後孤軍歷史為核心,致力於保存並展示這段重要的歷史。

館內提供免費的預約導覽,帶領遊客深入了解展覽內容。故事館透過五大展區,生動地展演出國共內戰後那些亞細亞孤兒的命運故事、以及撤退與移民的歷程,並呈現忠貞新村內華人與滇緬泰族裔文化的交融故事。

忠貞新村文化園區地點交通
這段歷史在國內的許多中學教材中並無太多著墨,作家柏楊所寫的〔異域〕小說翻拍成電影之後才讓很多人知道這段歷史,如果你也跟我一樣喜歡深度旅遊讀歷史,這裡都是一個不容錯過的旅行地點。

▌忠貞文化園區 異域故事館
▌訂位電話:03 4161393
▌地址:桃園市平鎮區中山路70號
▌開放時間:10:00~15:00(週一休)
異域故事館預約參觀五大展區
異域故事館開館日為每周二~每周日,參觀方式則需要再異域故事館網站上填寫預約資料,每天場次共有4場,分別是10:00、11:00、14:00、15:00,每場限額20人(團體參訪另行函文基金會),我們參觀當天到訪時,剛好有加開一個場次,很幸運得以入內參訪。

影片導覽
進入五大展區之前,會先在這個視聽場域看一段影片,內容是介紹國共內戰結束後,國民政府遷台,有一個游擊部隊在緬甸和雲南邊界遊走,經歷十幾年的奮戰不懈,直到最後撤退回台。

異域故事館第一展區「亂」

導覽員透過電子看板開始解說故事館的創辦由來、戰事演進以及撤退來台的歷史。

第一展區的地板上刻意埋設許多子彈彈殼、地雷,營造槍林彈雨的戰況激烈。


這裡展示的槍枝、彈藥都是戰爭時期真正出現在戰場上的,感覺比口紅品牌和色號還要複雜。

這是一種攻擊火力強大的機槍,現場還有展示陳列一整排沒有裝填彈藥的展示子彈、鋼盔、米袋…等,軍事迷可以來穿戴拍照。

通訊兵的傳送台,這也可以模擬按壓摩斯密碼的感覺,嘟嘟嘟的聲音有一種戰爭臨場緊張感。

在電報台旁有這個小看板,介紹這些國共內戰退回台灣的部分軍人則轉任為情報員,忠貞文化園區基金會創辦人-王根深就是其中之一,執行一些不能說、不好說的地下秘密任務。

要離開第一展區時回頭看,梁柱上寫著「金錢可以買到武器,但不能買到和平」訴說著「和平無價」,並為第二展區的「戰爭無情」預留伏筆。
異域故事館第二展區「靜」
走進第二展區「靜」,只有一件大型藝術品陳列其中,導覽員在這裡說了二段故事都是關乎滇緬遺子,其中一個是桃園著名景點國旗屋的故事,另一個則是40年戰爭之中,親情割捨與手足情誼的故事。

聽完兩段故事之後,心裡酸酸的,也感慨烽火之下的無情無奈,國&家的無以為繼造成多少憤恨與遺憾,真心祈求世界不再有戰爭。

異域故事館第三展區「迷」
時局戰亂之後,世界安靜下來,人卻迷失了?以毒養軍、以軍護毒的故事在這裡發生。

罌粟花是世界第一次大戰後被稱為國殤之花,成為反戰的象徵。

現場有陳列許多戰爭時期煉毒的手工具,還有可以描繪互動的電子看板。


櫥窗內展示的是滇緬生活用品,其中這片海X英磚,就是罌粟花所提煉的黃金。當年在緬甸、寮國、泰國交界處的三角洲遺留的泰緬孤軍,靠著罌粟花所帶來的商機,養活了軍隊,也讓金三角成為了全世界主要毒品生產地。
異域故事館第四展區「回」
在戰爭當時,國民政府總計安排三波撤軍活動,但表面雖然是撤軍,卻仍默默地進行地下軍事活動,在戰事持續很久的情況下,第三波撤軍最後沒有來到台灣,而許多人在國籍身分不明的情況下留在了金三角。

1953年,緬甸向聯合國控告中華民國政府以泰緬孤軍入侵緬甸,並在四國會議(中、美、泰、緬)後,安排第一批泰緬孤軍撤退到台灣並安置於桃園忠貞新村。

牆上展示首批撤軍來台的軍民所留下的歷史照片。由照片上看到的衣著用品可感受戰爭時期的貧困。

1961年,受聯合國壓力及美國政府施壓,中華民國政府決定撤回雲南地區的孤軍。 此2次撤軍行動共撤回了4406人,包括官兵、眷屬等,同時撤銷“雲南人民反共志願軍”番號。更讓留在當地的軍人變成了『亞細亞的孤兒』。

第二批撤軍來台後,軍民被安置在桃園龍潭、高雄、南投、屏東等地。

1975年蔣介石過世,因時局多變,自此光武部隊就地解散。孤軍眷屬、遺族則透過就學、婚姻等方式零星來台依親。

有人問,為何光武部隊就地解散,卻沒有撤軍或回到台灣呢?在跟導覽員詢問討論之後得到三個結論:
- 1、在資訊不足與信心喊話之間,相信反攻大陸即將成功。
- 2、戰事耗時過久,部分軍民已落地生根。
- 3、國民政府沒有安排撤軍,但這點或許政治立場、時空背景的差異而有不同解讀。
異域故事館第五展區「容」
走到第五展區,「容」既代表融合、也代表著相容。

以家庭客廳為展區的設計,有著5、6年級生的兒時記憶,紅色保溫瓶、黑白電視、大同寶寶、收音機…等。

攝影機將我們的影像投入到黑白電視裡面,彷彿進入時光長廊,也意味著我們走過歷史、創造歷史。

這張春聯上共有三個錯字:異-是由國共二字組成、忠-心多了一點、憾-感少了一點。整句話的內在含義是:戰國共、忠心多一點、遺憾少一點。聽完導覽員說這句話時,心裡真的難過感動到要流出淚來。(特別是想到電影裡的故事情節)

龍崗忠貞新村年度四大節慶
桃園忠貞園區每年會有四次的節慶,分別是春天的「龍岡米干節」、夏天的「異域歌酒節」、秋天的「雙十嘉年華」以及冬天的「忠貞闊時節」。

我們到訪的時間是5月,米干節活動剛結束,據說每次節慶都非常熱鬧,彷彿使人真正來到泰緬金三角的文化氣息中。

園區裡假日都有市集,整體環境打掃得非常乾淨,就連廁所也有罌粟花彩繪和牆外拍照打卡區。

忠貞新村導覽心得結語
回頭看這七十年前的烽火連天,再到台灣的戒嚴時期、解嚴後的民主自由,走過政局演變,深刻感受到今日的和平是用多少人的悲傷換來的!這一片忠貞新村整體的氛圍有點東南亞風情,週末早晨閒逛其中略感悠閒。
異域故事館帶給國人的不止是一段真人歷史紀錄、並沒有要展現政治對立或文化融合時的衝突,只是希望讓來到這裡的人能夠知道親身感受國與家的重要,更加珍惜現在和平的景況。
無關政治立場,就以文化、歷史角度來這裡走走、參加導覽行程,體會滇緬風情、吃阿美米干、來一場金三角深度小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