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商有用嗎?看見轉變與覺察歷程心得分享

當你聽到「心理諮商」,腦中第一個念頭是什麼?是「心理有問題的人去的嗎?」還是「心理諮商很貴嗎?」、「秘密隱私會被知道嗎?」、「諮商要說些什麼?」這些都是多數人對心理諮商最常見的問題。

我第一次走進心理諮商室前,那時我遇到的問題已經嚴重到我無法在意理會這些疑惑和小劇場,因為我知道我必須尋求幫助

我認為,心理諮商是一個與諮商師藉由「聽」給自己的對話過程,有點類似芬蘭開放式對話。不是要仲裁、沒有要定義對錯、被同理、談論經驗、表達情緒、反饋想法、得到解方。

心理諮商無關星座、血型、算命、甚至MBTI、人類學,這些性格分析論述雖能幫助自我探索,但透過諮商與對談,會發現有些存在很久的困惑和問題,就能找出答案或方向。身邊朋友同事知道我們有在諮商,問過一些問題:

心理諮商室空間模擬圖

心理諮商有用嗎?有公費諮商或諮商補助嗎?

我的回答是「非!常!受!用!」只是次數、頻率、費用的問題,如果跟我們家少女一樣心思單純,大該會是這樣的頻率進展:每周次~每月2次~每月1次,每次1500~2000元不等,每次諮商時間為50分鐘。

衛福部有心理健康專案-「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專案官網),可申請美人3次免費諮詢,但後續就需要自費提出,通常這額度滿多都是由學校、精神科通報、社福單位通報並提出申請,所以公費預算諮商的服務很快就額滿了。

但如果你是自費諮商,而又有經濟上的困難時,可以跟心理醫師、諮商心理師討論次數或頻率,因為諮商師也知道諮商服務所費不貲,對部分家庭來說確實會有點壓力。

什麼樣的情況下開始諮商?什麼人需要諮商?

  • 當你的世界混亂狀況長達半年以上
  • 當你和身邊人都感覺自己不太對的時候
  • 當信仰神學也沒有給你安慰的時候
  • 當你覺得每一種心靈課程都很受用的時候

我家的狀況是:ADHD+AS的小孩對於人際處理、表達理解都比較需要幫助,而校園80的問題更是連心理醫生都覺得棘手,當家長感覺使不上力或是束手無策時,有心理師的資源進來,對孩子和家長都是很大的幫助,引導我們清理內在複雜的情緒、協助我們同理、交談、表達出來。

諮商多久會看到改變?

因人而異!有人可能問題很多但不到半年就茅塞頓開,有人可能要跟諮商師認識一年或見面幾十次之後才開始真正會說出心裡的想法。

主要是每個人走進身心科或諮商中心的狀況不同,但必須要先有「自我意識」

如果家長認為孩子需要諮商,也建議跟諮商師和孩子一起討論,是要單獨諮商或是家庭諮商,不用擔心跟孩子在諮商室內吵架,其實有時是家長本身才需要心理師協助。

青少年諮商有很多狀況是家庭教養、家長高度期待、校園問題、人際問題…等,再加上荷爾蒙變化,防衛心更重,建議陪同諮商的家長和心理師之間也需要有共識,才能真正幫助到孩子。

心理諮商2年的心得

2年前,學校方面因為各種息事寧人的態度,所以我們並沒有讓老師知道,青春期少女因為特定80持續而進行諮商。

原本我是打算一方面是進行諮商療癒,另一方面是做預備提告的資料蒐集,但我和孩子除了諮商,也透過信仰和閱讀的幫助,多管齊下,彼此之間建立和修補的關係大幅改變,就連心理師都覺得可以暫停或是結束諮商。

於是最近半年來,因為學校課程調動,所以老師也知道了這2年間我們付出的時間、金錢、努力,也同步肯定家長為孩子的用心、以及孩子在各方面的進步與穩定。

💛心理諮商的人不是有身心疾病的人才需要,它可說是一種喘息、一種釋放,比起心靈課程來說會更為實際的改變思維、調整心態、穩定情緒。

謹以此篇諮商心得致敬給 趙玉良身心科診所、好晴天身心診所、蔡心理師,感謝你們這2年用心的陪伴。

Maygo美果好日子

Maygo美果好日子

Maygo(美果)是我,希望每天都是好日子,熱愛工作(賺錢),喜歡做菜,在這分享簡單料理食譜、美食玩樂、健康好物、生活家電和生活murmur碎碎念,歡迎私訊合作邀稿&開團~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